摘要:特级厨师朱铁山和优秀摄影家邓定良介绍《潜江家乡菜》一书特级厨师朱铁山烹制潜江家乡菜——龙虎斗。 ...
要将林业宣传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普及林业生态知识,大力宣传党的兴林富民政策,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积极参与林业建设的良好氛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到造林绿化事业中,为早日实现水乡园林生态城市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完成了殷台路、江汉路、章华北路、章华南路、章华南路杨市段、杨市刘岭街、三江路、东环路等道路人行道改造47593㎡。该工程计划在年底前完成西边清淤、广场驳岸、西区自然驳岸、给排水、亮化音响等工程招标,完成东边清淤、回填,完成建设面积的腾地,启动东边驳岸工程,完成投资4180万元,争取在明年9月底以前竣工。
曹禺公园二期工程计划在明年9月底以前竣工曹禺公园二期工程东临曹禺公园,西抵百里长渠,南起殷台路,北至晶鹏路,占地面积800亩。完成了造纸厂、华苑小区、湖滨路、章华南路、三江路下水道改造1133m。完成了两桥一路(城南河桥、县河桥)设计、招标,施工队已进场施工。广泽大道升级改造工程进入工程煞尾广泽大道升级改造工程是连接东西城区的一条主要道路,按红线60米的标准,在14米宽机动车道改造的基础上,完成了道路两侧机动车道扩宽、配套下水设施、管线填埋和花坛、非机动车道建设,使之与五七大道融为一体。本网讯(记者 徐晓雅 通讯员 瞿祥祖)记者22日从市建设部门了解到,我市各项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工程内容主要是将万家大院、仿古商业街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建成集休闲娱乐、商贸文化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水上休闲公园。完成了东荆大道、红星路、江汉路、园林南路、横堤路、东方路、袁光路、儒学路等路段破损道路维修8590㎡。不计较小损失,必然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长江与汉水之间的潜江,地面水水域功能区达标率94.2%,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标二级的优良率达到96.9%。1986年改建为园林公园后,由于沿河垃圾乱倒没有改变,生产生活用水直接排放,南门河雨污混流、污泥淤塞、蚊蝇满地、臭气薰天的现象仍然依旧。作为重点献礼工程之一,我市计划投资1.2亿元再次打造亮水工程。不出城能赏湖水之景,居闹市尽享生态风光化为现实,这又岂是区区15亿元所能衡量的?生态环境显现黄金效益当有些人为政府少了这15亿元而颇感惋惜之时,亮水工程带来的环境效应正日益显现出令人吃惊的黄金效益:亮水工程附近的湖景楼盘,原来每平方米仅值1000元,当亮水工程完工后,身价已飙升到了2800元,其中生态环境的含金量起了决定性作用。
2001年初春,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江汉路广场、园林公园、南门河三位一体进行规划,分期改造建成具有浓郁水乡园林特色的开敞式大型游园。即使金融海啸迎面扑来,也难撼动潜江在湖北省保持领先的地位。
近3年来,市政府又结合城市排污管道的敷设,综合整治了城南河和百里长渠,沿河修建花架、凉亭、廊榭等园林设施20多处,栽植各类乔灌木10万株,铺植草坪20万平方米。耐人寻味的两个60亿元在生态小康建设中,有两个数字耐人寻味:一个是包括城区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在内,我市已累计投入资金超过60亿元。享有东方莎士比亚美誉的曹禺大师的先辈们就生活于斯。秀美的马昌湖及大片湿地又回到城市怀抱,不仅吸引了各类珍禽鸟类回家落户,还每年吸引成千上万游客前来赏景观鸟。
(潜江日报 记者 李文山)。随着南门河游园、马昌湖及曹禺公园的建成,这里的水质明显改观。潜江人经常尴尬地自嘲:远看有个湖,近看像糊涂。潜江之肾必须保持健康。
然而有失必有得,潜江也因出色的水环境治理,赢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桂冠。2010年是戏剧大师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办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
近几年来,我市先后有24家工业企业通过退二进三,整体退出了城区。碧波荡漾的南门河地处城区闹市中心,构成了我市水绕城廓的独特生态风貌。
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决策:对马昌湖等湖泊和水体周边实施生态修复的亮水工程,通过亮水、增绿,重建马昌湖畔林地,增强城市调蓄防洪功能。然而,从人民公社大跃进开始,受谁开垦谁受益的口号蛊惑,有8个村组在此争抢地盘,或围湖造田,或种莲养鱼,各类民房、商业店面、工厂企业、机关医院等建筑逐渐蚕食着湖面,大量饵料和肥料导致水体成富营养状态,兼有工业废水无序排放,湖水严重污染,湖中污泥淤塞,周边杂草丛生,不但使十里湖泊脱离了人们的视野,也毁坏了入城水乡的大片生态绿化,使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失落在一片杂乱的建筑之中。用3年时间,投资4000万元,南门河游园依绿造景,依势造景,依水造景,以原有道路、水面、琴岛、西堤林带等地形地貌为基础,提挡升级,完善功能。让遗失百年的生态诗韵重回百姓视野,缘于历史跨入新世纪后的一次两会。这看似失去了一些经济利益,换来的却是一个天蓝、水清、城绿、景美的生态城。2004年初冬,曹禺公园首期工程完工,旋即成为首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的主会场,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巨鳄当场签约项目20个,协议引资1.6亿美元。
在这两个60亿元的背后,不仅仅显现出我市决策者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在小康社会环境综合指数全面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生态小康的内涵。
本网讯 岁入寒冬,位于园林城区北门转盘附近的曹禺公园二期建设工地,数十台挖掘机轰鸣穿行,正加紧在50公顷的马昌湖上进行清淤除障作业。另一个是包括旅游收入在内,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60亿元。
根据经济学家分析,马昌湖畔这片生态佳境如果进行商业开发,潜江市政府每年可以赚到至少15亿元的收益。3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3.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逾18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近5亿美元。
它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烟波浩渺的马昌湖宁静幽远之美,还显示出了潜江水乡园林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但在计划经济时代,原本100多公顷的南门河被城关渔场蚕食得只剩下17公顷,繁殖鱼苗和养鱼放鸭让市民终日与败景臭气为伴。两个60亿元,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水乡园林成为潜江对外招商的金字招牌,我市也因此步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向市委、市政府谏言:马昌湖不能再跟繁华整洁的城区环境拖后腿了。百年诗韵重回百姓视野水国人家冰镜里,兰堂深向镜中开,这是晚清进士邱瑜用来赞誉马昌湖的诗句,至今仍在潜江脍炙人口。
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壮丽景观终于与市民们实现了零距离接触。水乡少水,园林缺林,既愧对先祖,也贻害子孙。
近3年来,我市关闭污染严重企业27家,拒批影响生态环境的亿元以上项目近30个,获得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等多项殊荣。很快,我市先后投入6亿元,启动了马昌湖水环境整治及曹禺公园建设等四大工程,使水体沿岸柳绿花红,绿色长廊相互交织。
为了还湖于民,市政府敢于舍弃。据统计,冲在第一线的环保部门,在建设项目环保审批过程中,着重把好了项目选址关、产业政策关、总量控制关、清洁生产关和污染防治关本网讯 1989年至2009年,我市的农业综合开发走过了20年的光辉历程。20年来,全市共建成多种经营和产业化项目(基地)11个,重点扶持了华山水产、莱克水产、巨源油业、尝香思食品、金城棉业等21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潜江日报 记者 吴燕军 通讯员 李伟昌 王勇)。20年来,我市累计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投资2.28亿元,建成土地治理项目区72个,改造中低产田52万亩,新建和改造大小泵站142座,各类农田桥、涵、闸配套8623处,新建碎石道路,硬化渠道(护坡)489公里,平整土地4.2万亩,林网植树面积3.5万亩,技术培训35000人次。
新增灌溉和改善灌溉面积70万亩,增加林护网面积6.5万亩,新增粮食2、8亿公斤,项目区农民新增收入总额7800多万元。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
枢纽工程总工期为54个月。三点三十分,副省长田承忠宣布汉江截流合龙仪式正式开始。